一个月后。
边疆再起战事。
这一次,魏军所剩的四十六万人全部投入战斗,与敌军兵合一处的五十万大军作战。
但是这一次,却不是曹参等人谋划的第三次大规模战役。
而是晋军主动发起的。
他们集结了所有的精锐之师,共计五十万大军,一起攻打虎啸关。
在这里爆发出了惊天大战。
不难看出,这是敌军发动规模的极限了。
长留山脉一带,还有着晋军的二十万兵力。
但是这二十万不到万不得已,真不可轻举妄动。
这二十万兵力,寄托了晋帝所有的希望。
晋帝就全指望着这二十万大军,能够在三帝会盟时,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结果。
第二次虎啸关战役,打了足足两个月。
一开始,双方互有胜负。
但是两个月的时间,晋军已经将粮草全部耗费光了,但是仍然没有攻下虎啸关。
无奈之下,晋军只得撤军了。
晋军天真的以为,自己撤军了,魏军一时半刻不会向自己发动进攻。
但是他又想错了。
没想到魏军除去守住城关的十万之外,居然领着三十万大军向自己发动总攻了。
一开始还坚持了几天,以为魏军能够知难而退。
但是秦恒又将事情想简单了。
没想到魏军死追着不放。
都快追到国境线上来了,但是魏军还是死死咬着自己不松口。
去向驻扎在长留山脉附近的晋军求援,可是人家陈庆之早就领着白袍军将求援的最近路线堵的死死的了。
若是绕远求援的话,等长留山脉的援军到了,恐怕自己的大军早就损失惨重了。
因为没饭吃而导致损失,这是任何一位主帅不愿看到的。
所以秦恒就干脆退收国境线。
但是在撤退的过程中,遭遇到了魏军的埋伏。
正值梅雨季节,魏军开闸放水了。
是白起给的建议,曹参下的命令。
魏军故意步步紧逼,将晋军逼至一处峡谷当中。
他们在开闸放水之前,查看了一番地形,发现一旦泄洪,济水河一定会途经这片峡谷。
再加上梅雨季节的灌溉,使得泄洪的成功概率上升不少。
这还得多亏秦始皇大一统时,负责命人在这里修建的几处水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