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诸葛亮对这件事情并不是很乐观,他向赵长青说道:“陛下,四国联盟之事非同小可,我等应该对此事高度重视,各国征战频繁,见我魏国势大,他们一定会定下攻打我魏国的计划,届时,我魏国的主力大军都在楚国,何以抵抗?”
赵长青淡然开口说道:“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大魏北进,终有一日,也会与北方各国一一对战,他们不来找朕,朕也会找他们。只要他们敢联军攻我魏国,朕就有把握,一战定乾坤!”
他现在对自己的实力很是自信,在来洛阳的路上,他就曾想过,若是四国今日不联盟,那么今后在征伐各国的路程中时,一定会比现在更累,更繁琐,倒不如一劳永逸,让他们合盟,将他们的合盟大军一次性击垮后,四国也将会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诸葛亮焉能不知这一点儿?
只不过,现在魏国的国力,能够抗住四国的同时进攻吗?
这是一个未知数。
在赵长青走了之后,白起就开始对楚国其余势力进行扫荡。
三个月之后,四国共举兵号称两百万雄师,向晋国发起进攻。
而与此同时,楚国只剩下一偶之地尚未攻破,其余疆域、势力,尽数被魏军所侵占。
赵长青暂停运河工事,从全国上下开始招兵,先募兵三十万,加上从楚国带回来的十万精锐之师。全部拉到了晋国。
打算以晋国的疆域为战略纵深,在那里与四国联军进行大决战。
率先攻晋的是徐凤云。
赵长青还记得这位年轻人。
一日在承德殿早朝时,赵长青就对文武百官们说起了他,道:“朕当年初见此人的时候,就觉着这个人很有野心,没想到啊,数年过去之后,此人不仅敢称帝,而且还敢做这个出头鸟,率先向朕下了战书,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让陈庆之将此人狠狠打痛,让他明白,做这个出头鸟的代价。”
在去年的时候,徐凤云就与端国联盟,攻打晋国,但是被当时的陈庆之击退了,然后四国就开始商讨结盟出兵之事,距今已经过去大半年,没有想到,时至如今第一个开始攻打魏国的,依然是他徐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