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英魂殿(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赵长青‘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这次晋国之战,诸葛亮当属头功。

定计救陈、萧二人这段事情,也必将成为一段佳话,在魏国的土地上代代相传下去。

回到京城皇宫后,赵长青在承德殿召集文武百官。

他没去休息,如此召集群臣,是有事要说。

文武百官只听皇帝陛下说道:“朕打算在京城里建造两所宫殿,取名为‘文英殿’与‘武魂殿’,只要是为国捐躯的大臣们,都可以入享两殿,供后世人世世代代上香敬拜。”

文武百官们对这条旨令没有反对。

两殿该建,让为国捐躯的忠魂有个栖身之所,理应如此。

赵长青见群臣们没有疑虑,便是继续说道:“这文英殿,第一牌位供奉李子渊,至于武魂殿,第一牌位供奉曹老国公,各位可有意见?”

此言一出,群臣们顿时议论纷纷。

各有各的说辞。

听陛下这意思,是要按照去世的时间顺序供奉在两殿。

武魂殿曹老国公,大家都没什么争议。

毕竟曹老国公他老人家在死前还定计大破楚军,为后来的占领晋国,平灭楚国做足了铺垫,供在第一位牌位,理所应当。

可这文英殿第一牌位供奉李子渊,就让人感觉值得议论了。

两殿自今朝建立,按照陛下的意思来讲,也是需要今朝的文臣武将在死后才能配享两殿,享受大魏香火,但是这李子渊…

作为一代名相,李子渊确实有青史留名的资本。

但不过就是功在当代罢了,岂可换到现在占据文英殿第一牌位?

这有些说不过去了。

但是一时之间,赵长青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人选,能够配享文英殿第一牌位。

大家争执过来争执过去,也没讨论出来一个最终人选。

还是赵长青拍板决定,就将‘李子渊’供奉在文英殿。

这也是为什么李子渊能被后世之人封神的最大一个原因。

能和曹老国公齐名的存在,肯定也是一位大佬。

不得不说,李子渊治国的能力略输诸葛亮一筹,但是谁让他死得早呢?

事情就这么定了。

除了两殿之外,赵长青还说了一件事,道:“朕在晋国一战时,得益于一位老将军所助,击退了凉军,但是老将军却为国捐躯了。在老将军生前,朕曾答应过他,要给他一个谥号,此人名为戚定远,最早乃是萧逾明大将军麾下的前将军,各位集思广益,看一下,到底要给老将军什么样的一个谥号合适。”

赵长青语音刚落,便有史官站出来述说着老将军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