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一位武林盟主(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但是啊,令陈庆之万万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在雪地里,本该实力大大折扣,可是一番大战下来,却不料啃到了硬骨头。

而且距离这支军队最近的一支唐军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支援,将陈庆之两面夹攻。

冒死,陈庆之趁夜色突围,才保留了大部分的元气,撤回到了牛头山,准备固守。

这一役,陈庆之惨败。

但是,远远没有到兵败如山倒的地步,他重振军心,在牛头山四周布下天罗地网,而后囤积物资,准备在这里,与唐军打一场惊天动地的坚守战。

依托地利,撑到长林军到来,届时,任何难题便不攻自破了。

陈庆之目前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兵源缺少的问题。

他所部大部分都是骑兵,实在是不擅长在冰天雪地里作战。

而唐军早在布局这一切,所以在入冬之前,他们便临时改换兵种,将主要兵源全部换成了长枪兵。

长枪兵在雪地里的优势,就是行动方便,攻击力不会减弱。

所以,依靠这个兵种的优势,他们得以让陈庆之难有招架之力。

两军初战,是陈庆之率先挑起的战火,也就是说,是魏国方面,先向唐国下手,这在百姓中的舆论当中,魏国便就占了下风。

虽说大胜,但是毕竟师出无名。

其次,是陈庆之第二次向唐军发起的进攻。

这一战,魏军大败而逃。

虽说败了,但是,在民间依旧不得声援,毕竟,这次又是主动向人家唐军发起进攻的。

当然,远在洛阳的赵长青也不在乎这些东西。

他现在正去着三帝会盟的地方呢,之带了三万铁甲,准备在这里举行一场冬猎。

其实就是想出来透透气。

然而,这时确有一件不好的事情传了出来。

唐国利用天下民间的舆论,对魏国发起了声讨,导致有很多他国的江湖高手,不惜远赴魏国,暗杀魏国的大臣。

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

赵长青很气不过,向跟随自己而来的赵高怒骂道:“你们东厂是干什么吃的?这才距离唐国发表声讨过去多久?我们魏国的三品以上大臣,就有四位死于他国武者暗杀,而且迄今为止,就只找到了一位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