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战略方针(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看来,故意写的几个错别字,谎称老眼昏花,还是很有作用的。

还白白获得千两黄金。

赚了。

徐明反正是看透了,自己就算是做到死,也只能是一个兵部尚书。

倒不如急流勇退。

人家曹操作为一个晚辈,业务能力都比我熟练了。

还赖在这个位置上做什么?

做到死也赚不来这千两黄金。

宣政殿里。

圣旨已经发布下去了。

兵部尚书之位空缺,得找人来补上。

“陛下,这尚书之位,您打算让谁来担任?”

之前,赵云在洛阳的时候,倒是挂了一个兵部尚书的虚衔。

这个尚书没有实权。

这个时候,水到渠成的,应该是让赵云入主兵部。

但是赵长青另有打算,“朕知道你想的什么,子龙担任兵部尚书,朕也考虑过。但是现在子龙手里已经有了兵权,等过几年,国家缓过劲了,肯定是要征讨唐国的,到了那个时候,子龙作为五虎上将,肯定是要随军出征,这样想来,他不合适。”

诸葛亮点了点头。

赵长青继续说道:“让兵部侍郎曹操担任尚书吧。对了,你可还记得戚定远老将军?”

曹操担任兵部尚书,完全没有问题。

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

仗着曹参的余威,和军中打交道,曹操会轻松很多。

“那位配享武魂殿的老将军?”诸葛亮反问道。

赵长青点了点头。

诸葛亮已经想起来了,“记得,为何陛下突然说起他?”

赵长青揉了揉自己的脑袋,说道:“他有一个儿子,叫做戚继光,在大战之中,立了不少功劳,一直在充当朕的亲卫,但是这有些大材小用了,朕打算,让他去兵部磨炼磨炼,以观后效,要是不行,就让他到陈庆之麾下任职。”

诸葛亮作揖道:“陛下圣明。”

皇帝把话说的已经很满了。

他实在是找不出理由来拒绝。

只不过,他有些不太信任,刚初出茅庐的一位将军,能否担任国家的机要任务。

别人不知道,赵长青是知道的。

让戚继光担任兵部侍郎,才是真的大材小用。

只不过,目前的各个职务都没有空缺,只能先就这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