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英主(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赵冶又说道:“陛下,除了他之外,还有几位身上没有修为的大人。”

文身,一直埋头处理政务的赵渊抬头皱眉道:“还有谁?”

赵冶回答道:“回陛下,是礼部尚书徐明,吏部尚书姚计,户部尚书贾嵘这三位大人。”

“哼!”

赵渊气急道:“胡闹!让他们进来!”

“诺。”赵冶退下之后,亲自将这四人拽了起来,让他们进殿面圣。

四人对赵冶感激涕零,随后一同踏进宣政殿内。

见到皇帝之后,还未施礼,就被赵渊挥手拒绝了,他直言说道:“你们几个人啊,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四人相互对视一眼,陆续说道:

“陛下,臣以为,天下修士已经足够多了,现如今,九州之内,不算重甲铁骑与二十四万禁卫军,十万御林军,还有两百万带甲之士,都是修士。

江湖当中,亦有数不清的武道天才纷纷崛起,甚至觉醒异能体质与特殊血脉之人,亦是多到数不胜数。

武人在多下去,只怕会出乱子,臣这是在为江山社稷做考虑。”说出这句话的人,乃是陆再兴。

徐明紧接着补充性说道:“陛下,自古以来,都是武人作乱,要是让武人控制整座朝堂,只怕,会让百姓们民不聊生。”

姚计与贾嵘二人,也都有不同观点,但是基本上,都是反对将武人地位重新抬起来,反对鼓励民间百姓弃文习武。

赵渊很认真的在听四人全部说完。

直到最后,他才缓缓开口道:“你们的顾虑朕明白,你们是怕在发生萧玄武那样的事情,认为,执掌中枢大权的官吏,不应该是修士。

但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一件事情?为什么三年之前与妖族一战,会让我人族元气大伤?但是妖族反而越挫越勇?归根结底,是他们重视武人,重视发展。

出征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武者,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天,需要有人站出来,豁出性命的保家卫国,那也只能是武人。文人不同,文人适合治国安邦,按照朕的意思来说,国分南北二治。

如此一来,当可避免武人位重所引发的一些弊端。”

“何为南北二治?”陆再兴不解道。

赵渊语重心长道:“这件事情,朕本来打算晚几年在进行,但是现在看来,不得不提前了。

所谓南北二治,就是北方重武,南方重文,以长白山脉为界限,但是,北方也要抓文,南方,也要抓武,只是重点不同。

目前,我们大魏,主要的敌人,都来自于北方的妖族,假如有朝一日,能将整个北方,锻造成和妖族一样的情势,那么,即使妖族在挥兵南下,我们也都能抵抗得住。”

......

四位大臣以及皇帝,在宣政殿待了整整一夜,就是要讨论南北二治的观点。

一旦这样去实施了,很多的政策,都需要变动。

这无疑是一场改革。

只是,这样做的问题很大,万一有朝一日,北方有人谋反作乱,甚至一统了整座北方,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