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 音乐心理评估。(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张毅一愣,旋即笑了笑。

“这是他账号上的收藏歌曲,我们按照收藏时间全部整理出来的。”

“这个人确实是有轻微强迫症的,收藏的歌单整整齐齐,甚至连风格与喜好一旦发生变化,为了不与其他风格音乐混合,也会另建歌单。”

李文音点了点头,指着电脑对张毅描述到。

“最早的记录大概也就能追朔到大一时代,按照嫌疑人80后的成长环境与性格特点来说,他的品味与其他的年轻男生的品味格格不入。”

“最开始偏向古典轻音乐,极为抒情的取向,却突兀的变成了喜欢激烈刺激的摇滚,而且偏向国外的重金属。”

“在他大学时代,华国最火爆的都是一些描绘爱情的抒情歌曲,与身边的人品味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

张毅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嫌疑人中学时期正是摇滚最为火爆的阶段,而嫌疑人独爱抒情。

反而到了大学时期,乐坛的主流变成了情歌之时,却独爱摇滚。

这说明,在听音乐上,嫌疑人是有自己的审美与品味,并不会受到大众主流的影响,听歌的选择很主观。

这也就是说,主观的选择,代表了嫌疑人心理上的一种转变。

“紧接着,可以看到,在毕业以后,甚至到成家后,他的音乐品味开始从激烈音乐,迅速变成了哀伤音乐。”

“而且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都未曾变过,直到去年开始,他开始喜欢一些极度刺耳的音乐,无论是电音的dubstep的重低音,还是更加激烈的硬核嘻哈。”

“这样的转变说明,嫌疑人属于被动压抑的一种性格,突兀的品味转变代表了他的某种情绪爆发。”

“而且,他后来听的这些歌,无论是哀伤音乐还是激烈音乐,都是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渲染与洗脑的音乐。”

“与最早他喜爱的偏重艺术与技巧的歌曲不同,越到后面,他越喜欢简单重复的旋律。这说明他需要的是一种情绪上的推动!”

“他已经不是欣赏作品本身了,而是将音乐当做一种强化主体感情反应的一种手段!音乐的魔力已经从心理上转变到了生理神经上的影响!令生理神经产生了病态的激动反应。”

长长的说了一大串,张毅更是不住的点头。

李文音对张毅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