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七 凯琳娜的惶恐。(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1583年,利玛窦来华国居住,一年后,明代科学家朱载堉提出【新法密率】,发现了十二平均律,而利玛窦,也曾在日记里提到过朱载堉的历法理论!所以,利玛窦是完全有可能知道朱载堉所提出的理论,而其好友梅森,很有可能因此,将这一定律带往欧洲。”

“而西方普遍认为创造了十二平均律的人,却是巴赫!”

“十二平均律传到西方,学术界对此十分重视,并以此改革成了现代西方音乐的理论,而巴赫确实是研究十二平均律的集大成者,不仅融会贯通新的律学理论,也鼓励作曲家使用这这方法作曲,但若是说巴赫是十二平均律的创造者,简直是无稽之谈!!”

“明代科学家朱载堉提出十二平均律的整整52年后,西方才出现了相应的学术理论,而又过了七十多年后,巴赫才真正写出《十二平均律》!”

“或许,可以说是东西方学者在同一科学上巧合般的先后达成共识,但若是在两者之间,出了利玛窦这样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凯琳娜的神色很复杂,很难看。

这等于明明白白的告诉她,当初你们的老祖宗,从东方学来了知识,然后借此发展,却将其称作了自己所创!!

论点清晰,论证逻辑也绝对坚实。

这么多年来,实际上西方音乐,对于东方音乐,从来都是有些不屑一顾的!

但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就代表这样的态度,完全是一个笑话。

“朱载堉......居然会有这么一个人!”

凯琳娜翻看着历史资料。

华国明代开国皇帝的九世孙?皇族公子?

音乐家,科学家,数学家?!

再往下......没了?

为什么仅仅这么点记载?!

凯琳娜摇了摇头,感觉有些疲惫。

这件事没法冷处理了。

李文音将朱载堉创造十二平均律学说的时间,利玛窦来到华国的时间,西方平均律理论出现的时间,以及以巴赫为首,开启了古典音乐早期巴洛克时代的时间排好。

整整齐齐,严丝合缝,几乎......无懈可击!

一旦李文音真的拿出了实锤证据。

那么,也许整个西方的音乐史,都会大变!

仔细想想......如果没有证据的话,就这么鲁莽的发出这样的论文,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