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局势(2 / 3)

南宋大相公 大苹果 1628 字 2021-03-1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赵构的态度自然是以安抚秦桧为主,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直到秦桧让参与谋划刺杀的殿前司的那名副将在殿前司之中胡乱攀咬时,终于惹恼了殿前司指挥使枢密副使杨存中。本来在此案一开始,杨存中便因为之前选拔岳家军将士入禁军之事被秦桧在赵构面前嘀咕了一番,心里就窝着火,现在秦桧有肆意在殿前司中攀诬将官,这让杨存中忍无可忍。两人在朝会之上当场起了冲突,杨存中对秦桧指着鼻子大骂,当场卸冠要告老辞职。到了这个时候,赵构终于明白不能再让秦桧牵扯太大了。杨存中是他最为信任的人,也是对自己最为忠诚之人,自己靠着他抓牢军权,可不能让杨存中辞官。

在一次召见秦桧私下里谈话之后,秦桧终于告诉他手下的徒子徒孙们到此为止。因为皇上直言不讳的警告他,此事不宜再牵扯太广,要自己适可而止。对于赵构,秦桧可不敢造次,那是他一切权力的来源,自己可以乱折腾,但绝不能违逆赵构的心意,不能让皇上不开心,否则自己便要完蛋。

正因如此,此案于七月十八朝廷公告审决。兵部主事赵恺、侍御史张孟普、栖霞书院山长周钧正、殿前司副将李俊等几名主谋被判密谋刺杀宰相的重罪,择日秋后问斩。而其余牵扯出来的七八名官员分别遭到贬斥和除名的处罚。并且赵构下了一道旨意,要求殿前司指挥使杨存中对于殿前司中原岳家军将领和士兵进行严格审查筛选,避免再有存不轨之心的人混迹其中。这当然是为了给秦桧一个下马的台阶。

至此,这件刺杀大案尘埃落定,秦桧有一次取得了胜利,铲除了几名不听话的跟自己唱反调的官员。参知政事李光被贬职之后,政事堂中再无参政,秦桧成了政事堂中的独相。当然,和皇上的另一名宠臣杨存中之间的矛盾公开化是这件事他唯一付出的代价。但秦桧心里认为,这代价虽大,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杨存中这样的人迟早要铲除,得罪他也是迟早的事。

至于对一些相关人员的监视,秦桧也决定暂时放松此事,以免被皇上知道了责怪自己不肯罢休。他自己也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和适应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作为权力斗争中的老手,他自然懂得什么时候该压迫的别人喘不过气,什么时候该让事态平和起来,让朝堂恢复宁静,让朝中官员们能够过一段安稳日子。弦太紧会崩断,一张一弛才是手段。秦桧就像是一个完美的指挥家一样,非常自如的操纵着节奏和情绪,让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所以,很多派出去严密监视相关人员的人都被撤了回来。包括监视方子安的那四名人手。不过,其实上次那四名监视方子安的人手早就自作主张没有再敢去监视方子安了,那次监视被发现后,这四人私下里一合计没敢禀报此事。一来四个人被两个人揍得鼻青脸肿这件事一旦禀报上去,必会惹来一顿臭骂,只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另一方面,他们事后检讨发现,自己居然盯梢跟踪是犯了一个极为低级的错误,导致被方子安发现了踪迹。那就是,他们甚至没有将拉车的马脖子上的铃铛取下来。这简直是个致命的失误,甚至是一个耻辱。如果上面知道了这个细节,便不是一顿臭骂那么简单了。自己四个人会因为这种失误而被严厉的惩罚,也将是全部办事之人的笑柄,那可没脸见人,再也没出头之日了。

出于这种复杂的心理顾虑,这四个家伙选择了每天出工不出力的混日子,根本不敢禀报发生的事情。以至于他们的上司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上面下达了撤离监视的命令,这四个家伙才如蒙恩赦一般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