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外用背包,空间很金贵,必须合理运用,不能浪费。
拉开背包,先掏出来三把刀,这三把刀平时老爸很少让他碰,一把日式30式军刺,三八大盖配备的也是这种刺刀,长51。
2cm,刀刃长40cm,厚0,8cm。
铁质刀鞘。
虽然30式刺刀也是直刀,并不像武士刀那幺有弯度,但是也是日本二战时期几款刺刀中唯一一款刀型的,也就是一面有刃,而且刀尖是刀型不是剑型。
日本受德国影响很大,刺刀和军刀都模仿德国的,特别是刺刀几乎都是剑型,两边带刃。
虽然二战过去几十年了,但国内产的军刀还真不一定有人家那钢口和工艺。
第二把还是日本军刀,是二式刺刀,也叫日本伞兵刀,因为大多是配备给日本伞兵的,一方面可以当匕首用,也可野外生存实用,按在冲锋枪上就是刺刀,总长32。
5,刀刃长19。
5cm,牛皮刀鞘。
看这个尺寸就应该有大体印象了,已经具备现代刺刀的雏形。
不做刺刀的时候更像一把野外生存军刀。
说的在直观点,这把刀更像军刀史上最经典的,卡巴1217,略有点军事爱好的看官,对这把刀应该不陌生。
1217应该是现代很多军刀的始祖。
很多军刀还能看到卡巴1217的影子。
只不过二式刺刀并没有像1217一样,刀的前部分是双刃,这个刀锋部分的设计让1217一下子不同凡响,而二式是直着过去,但是刀型很像,总体长度要比1217长一点。
虽然后来老爸又收藏了几把二战军刀,但是最喜欢的还是这把。
这两把刀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刀把的设计太娄了,刀把和刀刃都是一体的,但是刀把用两块木块夹起来,并用螺丝固定,一下子让刀的美感丧失不少,和同时代,德国,美国和英国的军刀相比,这个设计绝对最╜新╙网?址?百喥?弟—zhu综○合2社区,只能晚上赶路,不如先收拾出一块营地休息。
他回想着每次和老爸露营都应该做什幺,首先得做好预防预警,拿出一团鱼线,这是专门为做预警准备的。
他起身观察了一下四周的环境,这地方露营并不是很理想,但他也不想挪动了,太累,这地方看着是人迹罕至,他打算建一个方圆几十米的预警圈。
于是以刚才休息地点为中心,三十米到四十米为半径,把鱼线的一头拴在一棵树上,距离地面20左右公分然后就开始围着刚才的中心转,转一周后,拐过一棵树后另一头在伸向中心点,在中心附近插一根细树枝,把另一头栓在树枝上,在找出一对小铃铛挂上,然后在其他几段距离,均匀的系上几个小铃铛,一旦有触碰,马上就有报警,第一道防御预警算是完活。
接着在有可能有人或者动物经过的地方扔了不少干树枝,一旦踩上也算一种报警,然后在刚才休息的地方清理并搭建帐篷,搭帐篷这活,叶南飞是轻车熟路了,不过对于露营来说,搭帐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休息的好,如果休息不好,无论你是出来打猎还是旅游,你接下来的项目达到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为已经没精力玩或者干活了。
当然夏天的帐篷最好搭建,只要遮风挡雨就好,∵找⊿回网x址?请百喥索¨弟x—Δ板zhu∵综合∴社?╒区春秋时节就需要保暖的搭建方法,而冬季还要解决取暖问题,否则轻则休息不好,冻醒是必然的,甚至受伤也不是啥新鲜事。
搭帐篷这事不能在详细介绍了,否则成了搭帐篷教程了,以后叶南飞搭帐篷基本是很常态的事,多得是机会介绍,遇到什幺情况环境,就搭什幺样的帐篷,这样介绍就不会枯燥了。
这次的帐篷是最简易的,三面封闭,一面敞开式。
那还有啥必须要准备的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