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酒醋面采买大使干的就是这个工作,从京城的各处商贩中挑选出合适的选为皇商,负责供应大内每天那如流水一般消耗的各种食物。
康熙初年内廷还没有如同清朝晚期最后几十年那种光景,各部衙门疯狂的打白条。这个年代内廷还是三月一结账的方式和各个商铺合作。并且没有拖欠的事情发生。
当然了,商铺必须要给负责这件事的酒醋面采买大使足够的好处,不然人家扭头就去向别家了。
古田的前任李公公不是一个胆子多大的人,直接从内廷的支出中贪银子他是不敢的,让商家以次充好来赚差价他也不敢。因为这些都是要掉脑袋的事情。清朝立国之初,吏治还是清明的。
不像到了乾隆中期,一个酒醋面采买大使干个十年就能积累下百万两银子的身价,当真是可怕。
李公公来钱的路子大多数是来自商家的孝敬。毕竟内廷采买是大宗的买卖。
并且干得好了是源源不绝的,许多商家是愿意让出一部分利润来孝敬内廷管事太监的。
古田刚刚接手李公公的职位,所以也是萧规曹随,他也爱钱。但是没有爱到韦小宝那种离谱。看到钱就走不动路了。
而且实际上商家的孝敬也不算少了。
……古田这次领了差事出宫,他现在有了酒醋面采买大使的腰牌,可以通过专门进出粮食酒水的小门出宫了。而且没有限制,只要在每日的落锁前回来就可。
古田是知道的,李公公最近三四年干脆都是住在外面的。一个月只有十天的时间住在宫内。因为宫内的房子有限,酒醋面采买大使级别不高,甚至分不到一个独立的院子。
只能有一个独立的单间。而在北京城里,李公公有了钱什么样的还宅子买不到?何苦委屈了自己呢?
要是还需要当值,只怕是李公公每天晚上都要回他在北京城里的大宅子睡觉了。
北京的街面上没有古田想象的热闹。出了紫禁城以后,大前门一条的前门大街是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了。集合了北京城内所有上讲究的店铺。
内联升的布鞋,海龙的帽子,打牲乌拉送来的皮草铺子。还有不少讲排场的酒楼也开在这。如太白楼,八仙醉等等。
前门大街是北京最热闹的地方了,前门大街往东走则是大栅栏和虎坊桥。相比于前门大街的气派和繁华,这里就要冷清不少了。
前门大街面对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四九城内的贵族官员和富商。而大栅栏则是面对大多数中下层北京居民的。
古田要去的第一站是粮食胡同的刘伶醉,刚好要插过大栅栏这地方。古田虽然没有出过宫门,但是也没有让人领着他走。
因为前世的古田就是生活在北京的。实际上北京的内城区一直到后世的变化都不是很大。
皇城的格局方方正正的,只要分得清东西南北根本不会在这个城市迷路。再加上很多地名即便是过了几百年都没有变过。所以古田第一次出宫就选择了一人出行。
他现在是酒醋面采买大使了,按规矩出门采买可以带四个使唤的小厮力士或者是宦官。但是古田明白,要是自己出门一下就摆出这么大的阵仗,那么北京城是没法逛了。
只怕一般的老百姓看见自己都会躲到一边去。之前的李公公每次出宫都会雇一顶轿子。但是古田可没有李公公那么大的年级,身体也没有那么精贵。
出宫后古田穿着一身短打的装束,六月的北京已经很热了。这个时候还穿长衫,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一路行来,见识了前门大街的繁华,虽然没有后世的那种车水马龙但是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来来往往之人都穿着体面,丝绸棉布的衣衫未必设计的多么华贵,但是却也得体。
行走在其间,听着两旁商户伙计的京腔叫卖之声,当真有一种心情畅快的感觉。
但是转到了大栅栏以后古田原本因为出宫逛京城的好心情瞬间就没了。
原因无他,那就是大栅栏的破烂。现在的大栅栏还不比数百年后成为商业街的大栅栏。现在的大栅栏虽然也有很多商铺,但是大多都是小小的门脸。
卖的都是一些生活用品,比如竹子做的家具,陶器的瓦罐,一些不大的粮食铺子。二荤铺的馆子在这里就是上讲究的饭馆了。(注:二荤铺是有卖猪肉和羊肉的店家。古时候大多数的饭馆是不会常备猪肉羊肉的。荤菜都不一定有。)相比于前门大街的那些来来往往的体面人,在大栅栏讨生活的平民显得更加卑微。
衣服上没有补丁的已经算是不错了,大多数人的衣服上都有几个补丁。面有菜色已经是这里居民的常态了。
几个半大的小子守着二荤铺馆子的门口,一见到有进出的客人就立马跪在人家的身前。什么话也不说,就是使劲的磕头。
脑门子都差点磕出血了,要是碰到心善的指不定能够给两个铜钱,或者是把刚刚没吃完打包的饭菜分给这些小小子。碰到不心善的那就是你磕出血人家也懒得理你。
“老板,来半斤棒子面,半斤糜子面,三两白面。”古田行走在大栅栏的街道上,听到了隔壁店铺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妇人的声音。
紧接着是一个中年男性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店铺的老板:“安大娘今日怎的买这么多粮食?还买了白面,白面可不便宜。”
“嗨。我家的小小子今日从南方跑船回来了,这一回家就吵着要吃饺子。我就去割了二两肉,选了颗大白菜。今晚给他做白菜猪肉饺子。”安大娘的声音里透露出一股子喜悦。
粮店的老板说道:“那今个你家可是过大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