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是人,也有好奇心。
不过为了不破坏规矩,他们还是定下了所有的名次后,这才叫来小吏,将糊名打开。
考过之后,总是要有个名次的。这时候打开糊名是不破坏规矩的。只有看到名字,小吏才好抄写公布。
看到上面的名字后,崔教谕到是没什么反应,可王教谕却是惊到了。
“竟然是他?”
崔教谕看到王教谕那么惊讶,心中好奇心大起,问道:“王兄,莫非认识此考生。”
王教谕点点头,说:“确实认识,如果我念一首诗,你也认识他。”
“什么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是他!”崔教谕立即便知道他说的是谁了。
仰天大笑的那种狂,真是想不记住都难。
当然这也是沈石选的词够经典。如果词不好,他的名声可就不一样了。
“多谢王兄。”知道是沈石后,崔教谕立即施了一礼。
“崔兄这是?”王教谕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是谢王兄教出如此学子,我金华有福了!”
王教谕一听,有些释然,也不由地扪心自问:自己过去是不是误会这沈石了。圣人说过,有教无类。自己是不是太注重他武夫的身份了。
这就是诗会的力量了。诗会的宣传,再加上部分的“真材实料”,沈石已经是在文人圈子挖开了一道缝。
如果是过去的沈石,他们可不会反省。像什么纨绔、不学无术,基本上便是武夫的专利,特别是将门世家,说他们不是纨绔都没人信的说。
甚至有那极端的,欺负武夫就是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