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自荐之前,不把秦王给摘出去,大家都没有机会。
此言一出,附和者不在少数,因为机会难得,大家都想进步。
史万岁后悔了,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冒昧请辞,在无形中给杨铭增加了极大的阻力,现在的情形是,杨铭成了前方的拦路虎,大家都想把他挪开,然后再争。
杨广早就看出这个问题,所以一开始就没有答应,而是聆听众臣的同时,心里盘算着怎么将这个位置,交给儿子。
他这次不能不顾及别人的意见,因为他要北巡了,军府的将军都要跟着去,万一哪个心怀怨气在北巡途中搞事情,那可不是小事。
出门在外,军心必须稳定,史万岁的请辞,也太不是时候了。
这时候,苏威看向郭荣,笑道:
“从前也不是没有这个先例,如果老夫没记错的话,仁寿四年,秦王便兼任右武卫、右领军府两卫大将军,军府事务虽然繁琐,但下面还有像蒲城公(郭荣)这样的人劳心操持着,秦王肩上的担子重不重,也要看下面的人是否得力,如果都如蒲城公这般,秦王会非常轻松。”
明捧暗贬。
苏威明着是夸奖郭荣是个干才,却也在暗示对方,你就是那个下面的人,不要想着往上爬了。
郭荣不好说什么了,因为他反驳的话,等于在说左屯卫的那两个将军不行,所以才会让秦王劳累。
左屯卫的麦铁杖和张定和,一个是陛下的人,一个史万岁的人,能不惹最好不要惹。
宇文述道:“苏公也要考虑齐王的感受嘛,齐王眼下为长,兼任右备身府,如果秦王兼任两府,您觉得合适嘛?”
“怎么不合适?”杨玄感反驳道:“难道秦王身兼两府,齐王就不是兄长了吗?兄长怎么都是兄长,不会因为弟弟多兼一个军府,就能改变。”
宇文述借机道:“那么玄感也是认同长兄为大了?”
“当然认同,”杨玄感完全不上套,道:“天下皆知,秦王长兄乃元德太子,二兄为齐王。”
“然太子已故,齐王是不是长兄呢?”宇文述追问道。
高颎担心玄感失言,立即插嘴道:“尔为臣子,不要妄议皇子,太子新丧,举国悲悸,许国公竟不能体谅陛下乎?”
宇文述一愣,瞬间冒出一身冷汗,赶忙偷偷打量了皇帝一眼,见无异状,稍稍安心一些,但这个话题也是不敢再说了。
杨广面无表情,淡淡道:“众卿接着议,朕在听着。”
接下来,大家又开始商议。
高颎眼下是从一品的光禄大夫,座位与杨铭之间,隔着好几个人,不方便私聊。
他算是看出来了,杨铭不能去争这个位置,只能保举他人接任,免得得罪太多人。
涉及到自身利益,谁都不会让,尤其是眼下,但凡有点机会的,都在想着把杨铭给推出去,然后他们再争。
史万岁这个笨蛋,提前怎么不商量一下?这下好了,大家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