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虚晃两剑,拔马便逃。
穆桂英连败两员敌将,宋军士气大振,纷纷掩杀上来。
穆桂英更是一马当先,朝着山冈之上冲杀过去,一路上连挑了僮军几座大营。
僮军兵败如山倒,一路上抛下的尸首,不可胜数。
固守在山冈之上的杨文广,忽闻山下喊杀声震耳欲聋,忙令人下山打探。
不久,探子便回报称穆元帅已率军破围,马上就要打到山上来了。
杨文广闻报大喜,急令军队集结一处,冲下山去,来一个里应外合。
此时,僮军在宋军的两面夹击之下,更是一溃千里,抱头鼠窜,纷纷往桂州城内跑去。
穆桂英和杨文广合兵一处。
杨文广道:“多谢母帅及时来救,要不然,孩儿必葬身于此!”
穆桂英瞪了他一眼,道:“你不遵帅令,擅自用兵,致我军大败,军威丧尽。待此战结束,必将你军法处置!”
杨文广知道他母亲言出必行,一下子吓得不敢说话了。
穆桂英道:“僮军新败,桂州必将大开城门,接纳溃卒。此时你我合兵,一举而下桂州,易如反掌矣!若桂州唾手,本帅当使你将功抵过!”
杨文广大喜,和母亲一起,率军朝着桂州城奔杀过去。
大军临近桂州城下,果见桂州城门大开。
护城河的桥上,挤满了败溃下去的僮军。
城堞上的守军,根本无法拉起吊桥。
“杀!”杨文广一心想着要建功立业,一马当先,朝着桂州城内杀了过去。
忽然,四周号角齐鸣,战鼓震天动地!
穆桂英大惊,环顾四周,只见从四面远处的山峦之后,杀出无数僮兵,黑衣黑甲,旌旗蔽日,马蹄踏动,烟尘四起,也数不清有几千几万。
穆桂英惊道:“不好,中了敌军埋伏!快快撤退!”她心下甚是疑惑,自己率军深入,此事只有宋军一些高级将领知晓。
此前探马回报,侬智高主力身在邕州,如由桂州前往邕州求援,一来一回,也需好些时日。
她本想在侬军增援到来之前,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却不知这些伏兵从何而来。
转眼之间,这些伏兵已经杀到近前,把穆桂英和杨文广所部团团围困起来。
侬智光已经到了城垛之上,他望着城下笑道:“穆桂英,想不到吧!你千里奔袭而来,竟是来送死的!”
穆桂英望瞭望周围的那些僮军,黑压压的一片,漫山遍野,少说也有四五万人。
不由冷笑道:“侬智光,你休要得意!我大宋五万禁军,不时即至,你的这些游兵散勇,又岂是我天兵对手?”
“哈哈!”侬智光仰天大笑,“穆桂英,本王劝你别再逞能了,快快下马投降!我早已知晓,你大军粮草不济,还全部停留在全州城内。你奔袭而来,仅有五千人马而已!”
穆桂英暗惊,自己的行动部署,敌人竟会知道的一清二楚。
城头上侬智光一挥手,上来一人。
穆桂英和杨文广细看,此人五短身材,肥头大耳,挺着一个大肚子,几乎要把身上的锁子甲全都撑破了。
此人竟是宋军督粮官孙振。
穆桂英惊道:“孙总兵,你……”
孙振呲牙咧嘴地大笑起来,看样子前几天挨了三十大板屁股还没痊愈,样子看上去是在笑,却又像是在哭:“穆元帅,前些日子你打我三十大板,现在我要你加倍偿还给我!”
原来,那日孙振因督粮不力,被穆桂英重责了三十大板,心里怨恨。
前思后想,自己好歹也是出身王侯,竟遭此侮辱,越想越气。
当晚,穆桂英又传下帅令,让他筹备五千人马三天的粮草。
他一打听,原来穆桂英要亲自率军深入桂州,一想报仇的机会来了。
一面遣副官给穆元帅送粮,一面自己乔装打扮,收拾细软,连夜奔桂州投敌。
原本侬智英怕宋军主力攻城,已派人向邕州求援。
快马前脚刚走,孙振后脚就传来了穆桂英要突袭桂州的消息。
侬智英对兄长侬智光道:“此去邕州,数百里地。若待邕州兵至,远水难救近火,恐怕桂州早已不保。需另想计谋应对!”
侬智光急道:“那该如何是好?”
侬智英略一思忖,道:“穆桂英孤军深入,本已犯了兵家大忌。她此举,无非是要救出她的儿子杨文广,杀我们措手不及。我们不如将计就计,调昭、宜、柳三州和恭城之士卒前来增援,可获人马万余。另以兄长三王之令,就近抽调三十六峒的精锐之士,齐集桂州城下伏击穆桂英。”
侬智光略有疑虑道:“此计在杨文广身上已经用过,还能在穆桂英手上奏效么?想那穆桂英威名传播遐迩,必不能如此轻易就缚。”
侬智英道:“穆桂英救子心切,必不会多想!可遣士卒四下放出流言,称杨文广在山上已是弹尽粮绝,支撑不久。穆桂英定然愈发焦急,冒险攻山。”
侬智光抚掌道:“吾妹此计甚妙!我等必能毕其功于一役!”当下又派使者四出,召州城和三十六峒的兵马前来支援。
穆桂英得知了前因后果,不由大怒,指着孙振骂道:“好你个叛贼,赵家天子待你不薄,你却恩将仇报。此事待本帅奏明圣上,必将诛你九族!”
孙振却浑然不惧,笑道:“哈哈!穆桂英,怕你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你不看看四周?都是僮军的人马,你即使插上了翅膀,也别想飞出这里!”
侬智光一挥手,下令道:“杀!全部给本王杀光!”
事已至此,穆桂英谓杨文广道:“唯有拼死一搏,方能杀出一条血路。你紧随我后,朝东北方向冲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