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二天用过早饭,天生坐着昨天送他来的那辆小轿车,同魏大勇和王明清一道来了军部。

军部大楼是六十年代常见的砂石水泥建筑,五层楼高,政委办公室同军长办公室都在视野最好的五楼,一个在西头,一个在东头,东风没有压倒西风,西风也没有压倒东风。

西头的政委办公室是一个套间,最外面是秘书王明清和魏大勇办公的地方,隔了一扇门,里面就是天生的办公室兼书桌兼会客室了,最里面还有一个屋子,摆着一张床,方便随时小憩一下。

天生刚上任第一天,人还没认识几个,自然也没什么具体工作,翻了翻桌上当天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被“革命到底派联合总司令部”也就是革联造反派“接管”的《新厦门日报》,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国内军内市内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又扫除了以谁谁谁、谁谁谁和谁谁谁为代表的牛鬼蛇神,又号召大家向以谁谁谁、谁谁谁和谁谁谁为代表的同志们学习。

放下茶杯,天生倒是想起来点什么,忙喊王明清过来,“小王,你去干部部取些咱们军主要领导…还有他们家属的资料来,尽可能详细一些,不过要注意下影响。”

“是,我这就去。”

王明清戴了副细框眼镜,三十岁出头,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参军起就一直在天生手底下工作,配合已经非常默契,听懂了天生要让他低调一些的弦外之音。

“和尚,昨晚李军长的秘书请你们吃了什么好菜啊?”天生手头也没事,又和魏大勇扯起了淡。

早在那反反复复擦了好几遍配枪的魏大勇已经闲得发慌,忙学着政委和王秘书的样子泡了一杯茶,心想自己这少林弟子的养气功夫还需要向政委多学习学习。

此时听到天生找他瞎侃,兴致一下子涌了上来。

“政委,昨晚郑秘书和警卫员小吴请我和王秘书吃的海鲜,有鱼有虾有螃蟹,跟那年和您去青岛吃的差不太多,就是不咋顶饱。四个人喝了两瓶高粱酒,看他们两人的做派,我想那李军长应该是个直爽的汉子。”

魏大勇倒没忘从侧面战场收集些情报回来。

“你这花和尚,又喝酒吃肉。李军长的直爽我已经见识过了,昨晚大概喝了八两,把自己喝倒了。咱们刚调来这边,人生地不熟,可谓是孤军奋战,你平时帮我多留意一下周围。”

天生点点头肯定了和尚情报的准确性。

魏大勇挠了挠头:“嘿嘿,现在咱不是和尚了,是解放军战士,当然可以喝酒吃肉了。是,政委,您不说我心里也有数的。”

“嗯。我这儿有个地址,你先替我去看看。”天生掏出一张纸条,在笔记本上抄了一遍,撕了下来。

魏大勇看了眼地址,收好后便出发了。

与此同时,李云龙家中的二层小楼,独自一人坐在床边的冯楠拿出了一张黑白照片,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那是一位中年军人的侧面照,他腰杆笔挺,风采儒雅,穿着仿苏军样式的礼服,肩章上的金色枝叶配了一颗金星。

令人称奇的是,这位将军的侧脸倒是与天生有六七分相像。

赵刚?赵刚是你吗?是你来看我了吗?她盯着照片看了许久,无声地流出了眼泪。

天生站在窗户边正向外眺望着,他看见了喧闹拥挤的操场、远处安静的营房还有那挂着红十字标志的军医院。

他的思绪飘到了一个人身上,也不知道她在忙些什么?

穿着白大褂的她又是怎样的动人?

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

就在这时,虚掩着的门响起来敲门声,天生听到了有点耳熟的声音,“请问马政委在办公室吗?我是政治部的鲁山。”

“是鲁副主任啊,快请进吧。”

天生记起了昨天在车站有一面之缘的军政治部副主任鲁山,可能是同类相斥,他不太喜欢这种心思很深的人。

只不过这位副主任远没有学会天生制作面具的本领。

跟着鲁山进来的还有六个人,年纪最大的不过和天生相近,其中两位女同志还要年轻许多。看着这阵仗,天生眯着眼睛笑了笑。

“同志们随便坐,咱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都不要客气。”天生摆摆手,示意鲁山不用帮忙,他自己来泡茶,并抓了一把花生放在沙发桌上。

鲁山有点秃头,中间的头发快掉光了,五十岁左右,脸上和肚子上都有不少脂肪,倒有点像龟田队长身边的胖翻译或者黄世仁身边的恶管家。

他带着大家围坐在了沙发和旁边的椅子上,先开口汇报道:“马政委好,这些都是军文工团负责的相关同志,这块工作目前是我在主抓。这不是要筹备庆祝建党建军建国的文艺宣传活动,今天就来找邓主任和马政委您汇报并请示下一步的工作。”

“请示谈不上,我刚来上任,对于之前的工作了解也不是很多,没有发言权嘛。大家先简单介绍一下吧。”天生拉过一张椅子,坐了下来。

“这是文工团团长,黄劲同志,二十多年的老文艺兵了。”

鲁山先介绍了右手的一人,国字脸四四方方,浓眉大眼颇显气概,论长相当个正团级干部真是屈才了。

“这是文工团的政委陈立新同志,话剧写得好,是咱们福州军区文艺战线有名的才子。剩下的同志们简单做个自我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