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3 / 3)

彪悍的重生 懵懂的猪 1648 字 2023-08-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作为一家地方银行,兵库银行的股份结构中是存在大量私人股份的,其中以兵库县的地方财阀为主。

而在兵库银行出现风险的过程中,银行的资产结构中,其实也不是没有良性的部分,比如说,银行现在还掌握着巨额的股票,这些股票始终在产生着巨大的账面收益。

不过问题在于,这些巨额股票产生的账面收益,与股东们的分红息息相关,所以,银行董事局始终不允许利用这些账面收益来填补银行在不良债权方面产生的亏损。

银行董事局的逻辑是:银行借贷属于公共行为,它的目的在于为那些缺乏资金的企业提供积蓄的资金,从而催发它们的火力,进而刺激经济的发展,这是于国有利的。

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银行的股份分红中,贷款获利并不是主要部分,而是相当小的一部分,他们的分红主要来自于投资股票所产生的收益。

所以,不良债权造成的亏损,理应由公共资金支付。

说白了,就是亏损的部分应该由国家公共资金承担,而收益的部分归我们。

别把这当做笑谈,因为欧美也都是这么做的,比如说华尔街那些大佬们便是如此。

至于说投资股票的那些资金从何而来,根本不是需要拿出来讨论的问题。

其实,中央银行之所以屡次反对向包括兵库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主要也是因为这些。

此前,在内阁工作会议上,身为中央银行行长三重满就明确表示:“在银行没有负债,并持有巨额股票账外收益、股东持续分红的情况下,注入公共资金并不合适。”

说白了,兵库银行所面临的危机,最复杂的部分就是各方面的博弈:地方财阀、央行官僚群体、大藏省官僚群体、兵库银行、兵库银行的三大股东银行,五方裹夹在一起争斗不休,谁都不肯做出任何让步。

如果揭开一重重的幕布,人们就会很惊讶的发现,实际上参与博弈的这几方,没有任何一方是真正关心兵库银行本身命运的,也没有人关心那些兵库银行储户的利益,因为即便到了十月份,兵库银行的危机也没有对外公布,公众对问题的严重性一无所知。

最初信心十足的吉田正辉,在将工作推进到十月份之后,逐渐发现了麻烦所在,他发现工作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并且各种各样的风波开始一波接着一波的朝他席卷过来,令他难以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