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御前之争(1 / 3)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2442 字 9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赵国出使汉国的马车缓缓驶入都城主路。</p>

负责率领整支队伍的主官赵横,这个身材敦厚的中年人视线一遍遍来回扫过马车内的众人,这支颇为精简的使团仅有数人,但个个全副武装,披甲佩剑。</p>

越是接近汉王宫,赵横似乎越紧张,他的目光不断划过他的副官荆乐手中的卷轴,和秦舞梁抱着的铜匣。</p>

“喀喇喀喇。”</p>

领头车驾带着几车进献的金银珠宝抵达王宫。</p>

赵横整理衣冠。</p>

马车外数百上千名汉军于宫门外列成两个方阵,披甲执锐,王旗招展。</p>

他最后看了眼身后的两人:</p>

秦舞梁脸色发白,荆乐紧紧地抱着卷轴闭目养神。</p>

这荆乐与其他使团成员,都是赵国内招募的游侠儿,而这秦舞梁,爷爷乃是赵国大将,功高势大,秦舞梁本人,十二岁当街杀人,时常吹嘘自己的勇武。</p>

赵横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走下马车,拱手施礼:</p>

“外臣赵横,求见大王。”</p>

“呜————”</p>

“铛———”</p>

宫墙大门上响起号角和钟声,沉重高大的宫门缓缓打开,显出整齐的方砖铺设的道路,道路两旁,矗立着洁白的华表,和着玄色军服,头戴墨色钢盔,手执长戈,神情肃穆的禁军仪仗队士兵。</p>

宫门正对着汉国的权力中心,用于例行朝会,处理国家大事的巍峨宫殿,他们的目光因而可以遥遥望见那面高悬的牌匾:</p>

太极殿.</p>

殿内,朝会还在进行。</p>

“王上。”农部大员上拜,“我汉地境内,新增开垦土地四百万亩,流民安置农户,增口二十一万三千五百户。”</p>

王座上,陆大古合上奏折,微微点头,算是对其工作的认可:</p>

“新垦土地三年内免税,此举不变。”</p>

“燕地至明年秋分,恢复十一税。”</p>

“诺。”</p>

农部大员退回原位。</p>

“王上,臣有本奏。”</p>

工部大员汇报工作:</p>

“赖大王圣德,人力充盈,开春后截至上月,新修水渠四百余里。”</p>

大古翻开奏疏,目光扫过纸面的统计数字,颔首,开口:</p>

“工与农乃根本,利民方为上上。”</p>

“严爱卿,你等应与农部多加配合。”</p>

“诺。”</p>

又一封奏折放下,今日事毕。</p>

礼官方才向陆大古拜道:</p>

“王上,赵国使者已候在宫外。”</p>

他点头,表示知晓,礼官于是对殿外以雅音唱道:</p>

“传!赵国使者进见!”</p>

殿外礼官再唱:</p>

“传!赵国使者进见!——”</p>

宫墙上有人高呼:</p>

“传!赵国使者进见!———”</p>

“咚!咚!咚!”</p>

大钟连撞九响,两百余名乐官在太乐丞指挥下奏响编钟、丝竹、伴鼓,声势磅礴大气的礼乐传开,使团跟随接引,踩上台阶,入殿前整理衣冠,取下兵刃。</p>

礼官谒者曰:“趋!”</p>

几人便小步上前,快步进殿。</p>

这是朝拜上位者必行的礼节,在古代,“入殿不趋”和“剑履上殿”是顶级权臣才有的标配。</p>

他们终于见到了汉王陆古。</p>

在左右文武百官拱卫下,那个男人姿态放松地斜靠在王座上,玄色龙纹衮服彰显其身份,头戴冕旒,细长的旒珠将王者的面容模糊,覆上淡淡的阴影,但仍能看出,他漫不经心地垂下眼帘。</p>

看来既不在意这支寄托着赵国命运的使团,也蔑视着昔时旧王订立的繁文缛节。</p>

“赵国使者赵横、荆乐、秦舞梁,拜见大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