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父与子(2 / 3)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2952 字 9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王上。”</p>

礼官谒者连忙行礼,他坐上王位,平静而威严地等待着朝会开始。</p>

“趋。”</p>

待臣下们入殿就位,谒者高声唱道:</p>

“拜!”</p>

““臣等,参见王上。””</p>

他颔首:</p>

“众爱卿平身。”</p>

““谢王上。””</p>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理政环节,并没有需要注意的事,至于发兵三十万南下扫清障碍,对于大部分官员们而言,本次朝会只是通知,具体筹划汉王陆古早就和相关者谈完了,这大抵即是所谓“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p>

“退朝!———”</p>

朝会结束的时候,已临近午时,陆大古挥了挥手,文武百官便先行退去,他独自坐在王位上思考一些政务。</p>

在这如常的一天,他有充足的时间谨慎考量。</p>

“父王!”</p>

不,好像也没那么正常。</p>

呼唤声打断了思路,他看到,他的儿子们挨个跑进来。</p>

老三陆铭跪倒王位的台阶下,老大陆彻和老二陆正见他跪了,也跟着跪下,陆铭高喊:</p>

“孩儿有一事不明!”</p>

—————</p>

生于深宫中,长于帝王家,便自然比寻常人多了份责任。</p>

从小,父亲就在教授他们这样的道理。</p>

在三子的印象中,谈到汉国和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汉人们的时候,父亲总是沉静、温柔地微笑着,那对好看的乌黑的明眸更诉说着许多情意,仿佛,汉国和汉人,就是天下最让他欣喜的事了,对于工作,他有着无限的热情。</p>

“为父当年,也不过一介黔首罢了。”</p>

为了让三子理解他的工作的份量,汉王陆古偶尔在带他们赏雪、踏青、御林游猎之外,还会带他们乘马车到街头,到乡间,看往来奔忙的车夫、送货工人,看辛勤劳作耕垦田地的农夫,忙于生计的人们从早到晚不停地工作,为了让他们理解农人有多辛苦,汉王还用银子买下几株麦穗给他们看。</p>

“现在我们汉国的水稻亩产400到600斤,麦亩产200到300斤,大豆亩产200斤,这都是人们生存必需的主食,农民需要一年忙到头才能保证这个产量,他们忙到锄头烂了,手破了,胳膊和腿都长弯了,忙出满身的病,依然需要足足三四亩地才够喂饱一个人。”</p>

而这在汉国这个新生国家的人民眼里竟然已是堪称奇迹、旷古未闻、恩同再造,驱使他们诚心实意地为汉王陆古立神位、建庙塑像的大盛世。</p>

“你们看。”</p>

刚好,马车归程路上,驶入一处街道,他掀开窗帘的一角,问三子:</p>

“看到了什么?”</p>

老大陆彻说:“有车。”</p>

“还有呢?”</p>

老二陆正说:“有马。”</p>

“还有。”老三陆铭的眼睛发亮,“好多人啊!”</p>

“是呀,咱们汉国有好多人啊。”流水般温润的声音传入他们耳中,他看着窗外说,“这就是为什么为父不能经常陪着你们,因为为父是国君,国君不能只保护你们,还要保护好这千千万万的大家。”</p>

“哪怕天塌下来,为父也要为他们顶住。”</p>

“那万一爹爹顶不住呢?”</p>

陆铭好奇地问。</p>

“顶不住也得顶,至少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他说,“这是国君的责任。”</p>

“将来有天我老了,你们也要替我保护好他们,好么?”</p>

““好。””</p>

那时,尚不明白这言语背后的意义的陆铭和大哥二哥都这样应下。</p>

在那之后,课业随着三子年岁增长而增多。</p>

几年下来,老大陆彻努力做个好兄长,他善于学习,对课本知识理解的很快,因此常常受到汉王夸赞,并且,他学着汉王陆古的样子“成熟”起来,很有些小大人的样子。</p>

不过陆正和陆铭都知道,他私下里会因为生辰收到爹娘送的布偶激动得睡不着觉。</p>

老二陆正的学习成绩中规中矩,武艺倒一直进步得很快,他很认真,很刻苦,梦想将来能舞动父亲那两把玄铁重戟和丈六长枪。</p>

老三陆铭的成绩普普通通,他实在啃不下枯燥无味的书本,更钟情于绘画,尤爱以水墨丹青绘制山水花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