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次航空军备重整案(中)(3 / 3)

铁十字 月影梧桐 2420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霍夫曼陷入了沉思:目前b-109的地位非常尴尬,因为战术运用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款开发于30年代的功勋飞机定位发生了动摇,其高空能力不如f-190系列,低空能力不如b-219系列,虽然似乎截击、护航、低空缠斗等所有职责都能承担,但显然没有一样是最拔尖的,唯一的优点是技术成熟、生产工时低,飞行员操作也比较熟练,当然经过博士的魔改,新型号能有效发挥长处,但这几乎等于全新的设计,模具、生产线、专用设备几乎都要更新,生产工时与成本低的优势立即就不存在了。不过换个角度想问题,就技术指标而言b-109依然属于先进行列,完全可以大规模出口,包括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在内都可以采用,特别是意大利的飞机现在都不行,急需好飞机进行防空。

在施佩尔眼中这是一个很难取舍的计划,完全是两难:继续按照原规格生产bf-109,则高空比不上f-190,低空比不上b-219,偏偏腿还是最短的,当然成本和工时是最高效的,如果生产b-109i系列,虽然性能、航程都有了优化,但各类配件除了发动机以外连包括铆钉在内都要重新生产,等这个工时和水平再降下去,没有1-2年根本不可能。他沉吟了半天,最后还是把询问的目光投射到霍夫曼身上,奔驰公司非常紧张,这是和他们密切相关的少2架b-109飞机就意味着少3台发动机的生意。

“继续削减b-109的订单,同时冻结该机型的后续修改,整体设计维持在g型号上,1943年可以考虑3000架左右的生产任务,削减下来的数量转移到b-219订单量上去。”霍夫曼解释道,“我们需要有更好的飞机,但我们的盟友还在用劣质产品,他们空军规模不大,不可能类似我们一样装备数量众多、用途单一的航空部队,可以把这款飞机向他们推广,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芬兰人一定会非常乐意接受,而因为生产成本较低,我们可以从这些国家换取战争所需要的其他更有价值的物资。”

梅塞施密特博士感到心中一阵凄凉,呼风唤雨的b-109系列居然沦落到依靠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向周边国家推广的地步,不过霍夫曼显然不想让博士失望太多,接着安慰他道:“虽然i系列成为陆军新一代主力战斗机的希望比较渺茫,但在舰载机领域我认为还是有优势的,万一公司对b-219发动机改造不成功,i系列可以立即顶上,同时me-262的定型要加快这是德国战斗机的未来。”

一听霍夫曼到喷气机,博士的脸色又好看了不少,他拍着胸脯保证:“最迟不晚于3月份,我们的量产喷气式飞机就可以交付空军。”

对梅塞施密特公司来卖给谁都无所谓,反正一样生产,而且订单从b-109换成b-219后,公司利益依然可以保证,但这急坏了奔驰公司,他们虽然在新款俯冲轰炸机he-218系列上扳回一局,但如果b-109订单减少,他们的发动机生产就麻烦了。

霍夫曼仿佛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安慰道:“不必担心,根据计划我们要向日本交付1000-2000台航空发动机,而且日本人还可能继续订购,因此db601系列国内用不上的也可以出口。”)

:/32/32814/</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