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这样,按理廉颇应该抢先发动攻势,争取在白起主力到达之前歼灭王龁的部队,至少也要破坏掉这个进攻阵地,不能让白起从容排兵布阵,然后对准自己的缺点,狠狠来上一下。
廉颇叫来诸将,商议出击事宜。
谷口的作战对赵军刺激很大,很多将领都认为未能救出谷内的守军是一项耻辱。王龁在消灭了谷内的赵军后,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忙于筑垒防御,大家认为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估计秦军在连续作战后,损耗很大,一时无力进攻,正等待后援。当听到廉颇提出主动出击的动议时,大家全都同意。
上一次打北面的阵地,吃了地形很大的亏,有将领提出是不是换一个地方,攻击南面的阵地。
马上有人不同意,南边的阵地离主阵地更远,中间还隔着一座小山包,虽然不是什么障碍,但比起北面的土坡来还是要高得多。
但那人坚持道:“彼山居中央,四野尽收眼底。诚攻守之要也。王龁虽怯,未可一阵而破之,自当阵伍堂堂,立于不败而后求胜。”
这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廉颇。攻击王龁应该着眼于持续不断的进攻,短促的突击是没有作用的。如果攻击要持续一两天甚至数天,南面的阵地的确更利于出击。特别是,王龁的壁垒是沿着赵军壁垒的方向向北延伸,南边缺少壁垒掩护,如果能够以那座无名的小山包为依托,建立起前进阵地,持续不断地猛攻几天,或许能够改变战局。目前,他相信,兵力是己方占优。只要发挥出兵力的优势,其他阴谋都无济于事!</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