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明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韩国桢、明工科给事中:陈舆郊、明户部主事:王敬民,等官员一起上奏弹劾明太仆寺少卿:李植,三人。
使得明神宗:朱翊钧,大怒,直接将明太仆寺少卿:李植,贬为户部员外郎、明光禄寺少卿:江东之,贬为兵部员外郎、明尚宝少卿:羊可立,贬为大理寺评事。
然而明神宗仍然担心寿宫有石,便在9月21日再次亲临大峪山,结果证明选择大峪山吉利,此地无石。
回宫之后,进而将明户部员外郎:李植,三人直接贬出京去,这引起了另一部分人的不满,并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鸣冤不平。
接着明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吴中行,上疏请求离职被准许,而明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赵用贤、明太常寺少卿:沈思孝,也要求离职归里,但不得允准。
随后明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就以明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等大臣力毁明户部员外郎:李植,三人,为由上奏抗疏说“朋党之说,是小人用以去君子,空人国也。”
语态甚是愤激,也是自明代万历一朝,党论兴起之初!
10月初9日,明郑淑妃因懂得皇帝陛下心意,处处讨人喜欢被晋封为明郑德妃,又加上再次怀有身孕以及已经生过一子既明皇二子:朱常溆,不过夭折了,和皇二女明云和公主:朱轩姝,深得明神宗宠爱。
而这明郑德妃之所以能够赢得明神宗的欢心,并不只是因为她的美貌,更多的是由于她的聪明机警、通晓诗文等她人少有的才华。
如果专恃色相与宠爱,绝不可能如此历久不衰,别的妃嫔对皇帝陛下百依百顺,但心灵深处却保持着距离和警惕,唯独明郑德妃却是那样的天真烂漫、无所顾忌。
她竟然敢于直接挑逗和讽刺皇帝陛下,同时又能够聆听皇帝陛下的倾诉,替他排忧解愁。
在名分上,她属于姬妾,但在精神上,她已经不把自己看成姬妾了,而明神宗也真正感觉到了这种精神交流的力量,她不但不像别的妃嫔一样跟皇帝说话时低首弯腰,反而公然抱住皇帝,摸他的脑袋。
这种行为在当时看来,属于(大不敬)之举,也是除了她之外,无人敢做的,也正是因为她表现的不同,明神宗才会把她视为知己更加宠爱。
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2月初3日,明内阁首辅:申时行,带头提出请立明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殿下是为大明帝国储君,以尊祖宗重江山社稷。
还提出昔日,大明英宗正统睿皇帝陛下二岁而立、大明孝宗弘治敬皇帝陛下六岁而立、大明武宗正德毅皇帝陛下一岁即立为皇太子,如今皇长子:朱常洛,已年满五岁,应当即刻立为皇太子以正名定份。
恰好2月22日,明郑德妃又生下了一子,是为明皇三子:朱常洵,令明神宗非常喜爱决定日夜守护在身旁,还册封明郑德妃为明郑皇贵妃,故此才下诏说道“今皇长子年幼体弱,等二三年后再行册立。”
这道圣旨直接惹得朝廷内外议论纷纷,群臣们都怀疑皇帝陛下将要立明皇三子:朱常洵,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