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疑问由明户科右给事中:姜应麟,上奏提出道“皇贵妃虽贤,但所生之子,是为皇三子,而恭妃所生育乃是长子,应当先进封恭妃,其次才进封贵妃,如此则与礼法不违,于情不废,陛下要正名定分,当从内阁大臣之请,早立皇长子为皇太子。”
这份奏折让明神宗看了之后非常震怒,直接就将奏折扔在地上,拍打案桌并提笔回复道“郑皇贵妃敬奉勤劳,应当特别加封,把姜爱卿贬为广昌县典史。”
接着明吏部员外郎:沈璟、明刑部主事:孙如法,一起上奏道“恭妃生育长子,然五年来未闻行进封之典,而德妃一生子即有皇贵妃之封,这皇贵妃之子焉能比得了皇长子?何故恭妃不得于五年敬奉之后,如此做法天下不能不疑。”
明神宗依旧不听劝谏,反而还将明刑部主事:孙如法,贬为潮阳县典史、明吏部员外郎:沈璟,则调去外地充任行人司司正。
后又有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孙维城、明翰林院庶吉士:杨绍程,等官员上奏请求早立皇太子殿下,均得罪皇帝陛下,被惹得动怒夺俸调官。
同时还发生了一件震惊亚欧大陆的事?那就是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7月初1日起,有两艘满载大明商品的大帆船驶离了南洋的大明吕宋都督府(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菲律宾都督府)首都马尼拉皇家审问院前往美洲,
并于11月15日和11月24日先后到达美洲濒临太平洋的阿卡普尔科港,这两批运抵美洲的大明商品,不但满足了美洲殖民地对生活日用品的需要,还有部分大明商品被来往于大西洋两岸的〈双船队〉转运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就此形成了大明一菲律宾都督府一美洲一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这种多边贸易体系,也是一条以美洲大陆为陆桥,跨越了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新兴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自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伯爵兼菲律宾总督:莱古斯比,在菲律宾都督府病故后,就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子爵:吉多·德·拉维萨雷斯,继任菲律宾总督。
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将帝国的边界,推进到菲律宾都督府之后,在建立起一个包括大明帝国在内的「东方天主教王国」已成为征服者孜孜以求的梦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那些狂热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征服者们极力主张,就像当年征服阿兹特克王国(墨西哥王国)和印加王国(秘鲁王国)那样,企图用武力来征服大明帝国。
故此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奥古斯丁会修士:马丁·德拉达,就是这一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马丁·德拉达,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月7月20日出生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潘普洛纳城。
11岁到瓦卢瓦王朝(法兰西王国)巴黎郡,开始接受完整的教育,其数学、地理学、天文学,和语言方面均成绩优异。
到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马丁·德拉达,返回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在萨拉曼卡大学进修神学,并于8月20日加入奥古斯丁修会。
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毕业后,在托莱多的圣埃斯特万修道院任职,其后的经历众说纷纭,但在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以前,奥古斯丁会修士:马丁·德拉达,就已经到达了美洲大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