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官道剪彩,姚广孝也来凑热闹了(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朱元璋与刘伯温谈完话的第二天,五大车生石灰、铁矿砂,与二十几个工匠,便被涂喆带往扬州。
  四天后,马皇后与朱棪便拿到开府文书与皇家水泥厂的批文。
  但由于水泥、红砖都还没有,伐木、淘沙也过于劳师动众……
  所以,建小吴王府只能暂时搁浅,水泥厂却是立马就开工了。
  朱棪将厂址选在城西四、五里的蜀岗领上,这儿天然粘土层丰富……
  不仅足够水泥厂所用,还可以供给砖窑那边,防止河道过度开采。
  终于,扬州除了农田、城中街道,官道一项也上正轨了,而且进度之快,眨眼间就将前两者给甩到后头去。
  一个月眨眼即逝。
  在朱棪、杨宪,鲁明义、徐知县等大小官民的通力配合之下,经过打模、铺石子、灌浆、找地平,以及固化风干等操作后……
  扬州城南门外,到广陵驿,下至仪真驿这节八十里官道,已是焕然一新,非但有表面光洁的灰水泥道,两旁还移植了不少杨树。
  三月二十五日,天清气朗。
  还不到辰时,从扬州城南门到广陵驿等地方,便前前后后聚集不少本地、外地的百姓和官吏、兵士,大家都议论纷纷、翘首以待着。
  南门也在不久前同时修缮好的、显得高大辉煌的城门楼子上,涂喆正护着马皇后、常清雪,向官道上张望着。
  在她们的脚下,门楼两旁各挂着一长串大炮仗,直垂到城门根儿边,犹如红色硕果般直颤动。
  城门处,朱棪与杨宪,还有各下属县官吏等,被簇拥在人群中,这两个头脑正先后发表着致辞。
  ——庆官道落成!
  其实,这八十里官道早在六天前便已峻工。
  但要到所谓黄道吉日的今天,才能算来剪彩通行。
  朱棪、杨宪说完了对扬州未来,尤其是这条官道兴盛的展望等场面话。
  马皇后又就势代表皇帝陛下,对整个扬州表示祝福。
  掌声雷动,欢呼成海。
  剪彩仪式正式开始。
  朱棪、杨宪用手中的香,点燃了各自身旁的炮仗。
  “噼里啪啦”声响,伴随锣鼓喧天中,一头头顶彩缎编成的大红花,身前还缀着两个大铃铛的骡马,让鲁明义从城门内牵了出来。
  虽然从没接触过这样的场景,可几天来也是经过了不少的训练,这骡马尽管还稍显不安的摇头晃脑着,但终归是没给吓得走不动道。
  骡马通财货,剪彩仪式上用它背着货物来走官道开光,象征着扬州城的经济、税赋,会走上一条坦途大道,欣欣向荣。
  这是鲁明义,还有扬州一些商户提出来的。
  骡马牵到朱棪、杨宪等王侯官员间,受他们一一摩挲之后,就要由扬州的一二把手亲自牵着它,向仪真驿走到头,再原路折返。
  这节骨眼儿,问题就出现了。
  看骡马还是有些不安的躁动着,杨宪咽咽唾沫,下意识往后缩,没敢接缰绳:“这个!王爷。还是您先来吧?本府、本府实在是有些发怵……”
  “瞧你!”朱棪当下撇撇嘴,嫌弃道。“究竟谁是扬州的正牌父母官了?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里面可有不少外乡的。你让他们怎么看你?”
  鲁明义、徐知县也忙你一言我一语的劝道:“就是说啊!府尊。这骡马很温驯的,您就放心大胆的牵着走,不会出问题的!”
  温驯?杨宪斜眼看着徐知县有点儿肿胀的左肩,暗恨道“我信你个鬼”。
  你老徐当初牵来骡马那会,不也是这么说的?
  结果帮它训练别受炮仗惊吓时,又咋样……
  还不是被踹了一下肩膀,两三天下不来床。
  察觉府尊大人的目光,徐知县以右袖遮住脸和左肩,尴尬得咳了几声。
  朱棪见状,又没好气的训道:“喂!老杨。你当本王不存在啊?它之前就是本王驯服的。难道,本王还能让它再祸害人一次?”
  “对呀对呀!府尊和王爷一起走。去时你牵,回时王爷牵!有王爷在,不会出事的。”鲁明义又苦口婆心的劝道。
  杨宪呆了呆,总算是强压下恐惧来,伸手接过缰绳,他尝试着走了几步,意识到骡马真没有危险,才大步迈开向前。
  于是,朱棪、杨宪便在周遭一阵窃窃私语间,一同离开人群,慢步于水泥官道之上。
  这是杨宪有生以来,第一次踩在如此平整、厚实的道路上。他感觉也就只有皇城的汉白玉阶,才能压过这道路一头。
  普通青石板路,那坑坑洼洼的不平感,都没有什么可比性……
  这样的道路,莫说牵马拉货了,行起车来,都自然顺畅许多!
  小吴王如此才智,真是叫人又佩服又恐惧啊?
  朱棪不用看也清楚,这水泥官道已引发身旁杨宪的诸多感想。
  他此时倒没有太多想法,两世为人,前世的马路走得还少吗?
  然而。
  他还真忍不住要在心里骂自家老头子和刘伯温……
  你说你们是不是想太多,心里太阴暗啦?
  居然一个吃老醋,拒绝看坤與万国图。一个只建议,批水泥修官道的权限。
  NND的?看来本王得尽快研究一下怎么在古代大炼钢……
  甚至弄出高强度钢筋来打你们古人脸才行!
  至于造大船这事儿,朱棪倒是不敢想。
  在他的有限认知中,还真没觉得后世那些铁疙瘩巨轮,能比如今的木制大战舰厉害。
  朱棪可是亲眼目睹了鄱阳湖大战的,那震撼寰宇的场面,感觉真不输于后世满洲国末代的任何一场大海战。
  正当朱棪随同杨宪,将要走到仪真驿,刚产生这样的联想时,他们便见迎面走来了一位异常俊秀、身着黑袈裟的僧人。
  那僧人看上去年岁不过三十五,步态悠然,口中念念有词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僧人就这么唱颂着陶渊明的诗歌,站到了朱棪面前:“阿弥陀佛!小僧道衍,见过小吴王殿下……”
  PS:求点推荐票,亲!昨晚没更,嗯,热血接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