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白笑了笑,不再叨扰,转身回家。</p>
次日,他又去了颜宅一趟,问了些情况,表示老师不在,若有事随时可以差遣他。</p>
忙完了这些事情,他才想起今科春闱快要放榜了。</p>
~~</p>
“你这两日忙什么?也不去国子监,今日放榜了知道吗?”</p>
“知道,正打算去看榜。”</p>
“我看还得是我来提醒你……”</p>
清晨,杜五郎特意赶到了长寿坊,与薛白一道去往皇城。</p>
放榜日长街上人格外多,连平日里不出门娘子们也执着团扇出门选婿。</p>
薛白还未到安上门,已被误认为今科举子,手里莫名被塞了许多封彩笺,邀他上门提亲用的。</p>
这算是含蓄的,听榜下捉婿更为夸张。</p>
快到礼部贡院,前方太挤,马匹过不去,两人翻身下马。</p>
“我去国子监栓马,你拿一下。”</p>
杜五郎还未反应过来,手里已被塞了一大叠彩笺。</p>
“哎,你……”</p>
忽然,钟鼓齐喧。</p>
“放榜了!”</p>
在众饶惊呼声中,只见前方有官吏高举着一张金榜,贴在了贡院南墙之上。</p>
杜五郎抬头一看,愣了一下,喃喃道:“这么短?”</p>
人群如潮水般挤上来,他当即被推搡到了一边,与路边一个胖胖的娘子正对了一眼。</p>
那娘子上下打量了他,目光落在他手里的彩笺上,惊讶地瞪大了眼,上前万福道:“郎君可是中榜了,迎娶奴家可好?”</p>
“什……什么?”</p>
“阿爷!这有个中榜的郎君!”</p>
“我……”</p>
不等杜五郎反应过来,一群缺即拥上争抢,喊道:“你们放开,这是我家郎婿!”</p>
这一片混乱之中,挤到前方的举子们抬头看去,却是个个都惊愣住了。</p>
“怎么回事?!”</p>
~~</p>
“怎么回事?”</p>
“常科进士中榜二十三人,制科无一人中榜,怎会如此?”</p>
“发现了吗?今科中榜者一个布衣都无……”</p>
惊呼声中,薛白挤过人群,站到了杜甫身旁,抬头看向进士名单。</p>
孙蓥、包佶、石镇、李澥、蒋至……很快,他看完了二十三个名字。</p>
状元是杨护。</p>
没看到杜甫,没看到元结、刘长卿、皇甫冉,也没看到严庄、张通儒、平洌。</p>
那些时人认为才望出众的举子,一个都没有中榜。</p>
“走吧。”</p>
杜甫还在发愣,薛白径直拉过他。</p>
挤出人群已经与元结、杜五郎失散了,好在国子监并不远,两人径直转回太学馆。</p>
“落榜了?”杜甫如失了魂一般,喃喃道:“怎会如此?今科以‘罔两赋’为题,以‘以道徳希夷’为韵,我这赋写得下笔如有神……”</p>
“子美兄,成败乃人生常态,来年再考便是。”</p>
“可我不明白。”</p>
两人还在话,国子监里忽然传来了呼喊。</p>
“覆试!”</p>
“覆试!”</p>
“覆试!”</p>
起初,还只是一声两声的叫喊,但那声音迅速开始汇聚,渐渐形成了山呼雷动。</p>
当薛白与杜甫站起身来,已觉得置身于海浪之郑</p>
他们走出号舍,见生徒们都在喊叫着往外赶去。</p>
街道上,原本想要离开的举子们开始重新汇聚。</p>
有人站到了国子监的院墙上放声疾呼。</p>
“圣人未临殿试、哥奴把持科场、王鉷严防死守!奸臣为阻断视听,今科春闱,下布衣竟无一人及第!我等甘为立仗马乎?!诸君,随我请圣人覆试!”</p>
“覆试!覆试!”</p>
薛白伸手去拉杜甫,却被杜甫反手拉住,随着人群往皇城涌去。</p>
“……”</p>
前方忽然又是一阵骚动。</p>
“哥奴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把持科场!更使金吾静街,欲打杀我等!我等当往永乐坊请左相出面!”</p>
这左相,指的当然不是现在那个只会对李林甫点头哈腰的陈希烈,而是李适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