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左若童,你这辈子运道全用在收徒上了!(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一人之下:让你炼气,你成仙了?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二章:左若童,你这辈子运道全用在收徒上了!“可以。”</p>

看着眼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李慕玄点头答应下来。</p>

倒并非说顾及对方身份,而是对方能坐视自己解决西域番僧不管,顺带推波助澜的帮一把,无论心里有何盘算,单就行迹上来说,没表现出什么恶意。</p>

随即,他取下三朵黑花递给老和尚。</p>

周围众僧也好奇看来。</p>

黑花在佛门内。</p>

算不上什么吉利的东西。</p>

通常被视为负面象征,代表着痛苦、死亡、邪恶,以及幻觉和凶狠。</p>

与之相对应的白色,则代表纯洁和完美,譬如说观音坐下的白莲,还有佛祖释迦牟尼‘往胎’之相的白象。</p>

这也是为何。</p>

众僧看到李慕玄头顶的黑花,会有种魔头的既视感。</p>

而此时。</p>

慧闻方丈接过黑花后,眼底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金光。</p>

随即,他惊讶的同时,又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这是三尸么?”</p>

“前辈慧眼。”</p>

李慕玄点头承认,同时觉得这老和尚的眼界和见识确实不凡。</p>

不过也正常,毕竟是禅宗祖庭的方丈,其他的暂且不论,但修为上应该跟自己师父、龙虎山天师属于同一层次。</p>

“你这孩子说话倒是坦诚。”</p>

“看人也准。”</p>

慧闻淡淡一笑,然后将黑花递回去。</p>

说实话。</p>

他还没见过这么古怪的三尸。</p>

至于作用,他略微能看出一些门道来,应该是影响人的精炁神,并使人心生杂思妄念,只是这种话没必要当众点破。</p>

倒不是这手段见不得人。</p>

只是点破了。</p>

以后别人就有了防备之心,作用上也就没刚才那么大了。</p>

点到为止刚刚好。</p>

不过有些东西,还是可以一说,也让寺内这群呆头鹅开开窍。</p>

随即,慧闻目光看向眼前的小道士,笑道:“你的手段,老衲不关心,你也不必说,但以伱的修为,即便正面交手,应该也不会比那番僧逊色多少。”</p>

“为何要用出这种手段?”</p>

话音落下。</p>

众僧纷纷侧目看向李慕玄。</p>

他们也想知道。</p>

到底是基于一种怎样的心态。</p>

才会做出偷袭暗算,以及不停折磨虐待敌人的行为来。</p>

说实话,感觉这小道士不像是三一门的弟子,反倒像是个唐门弟子,刚才就差没下毒下药了,简直是不择手段。</p>

而听到少林方丈的话。</p>

李慕玄也没遮掩,大大方方的说道:“手段哪来的好坏优劣。”</p>

“贫道从未与这番僧交过手。”</p>

“对方亦是如此。”</p>

“我二人互相不知道对方底细。”</p>

“但世人皆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通过标签去了解一件事物。”</p>

“就好像天师府的人会金光咒,火德宗的人会放火,少林僧人会七十二绝技,这样的想法本身没有任何问题。”</p>

“也确实能快速了解一件事物。”</p>

“但谨慎一些或经验老道的人,则不会拘泥于门派手段这一标签。”</p>

“他们会去想敌人是否藏有其它手段?”</p>

“然而,这只是脱离了小标签,可门派这一大标签还在,就像大部分人都觉得,唐门的刺客就应该下黑手,玄门正派的弟子就应该堂堂正正。”</p>

“正所谓,反者道之动。”</p>

“既然心存偏见。”</p>

“那贫道自然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尝试利用对方的惯性来实现目的。”</p>

“况且,这番僧修行多年,即便人品德行再差,但在手段上也依旧不容小觑,贫道这点尊重还是要给的。”</p>

“当然,我那下也就一试。”</p>

“若是成功,我更轻松,不成功也尽力了,再另想他法就是了。”</p>

“毕竟生死搏杀。”</p>

“贫道当然要不择手段。”</p>

此言一出。</p>

慧闻方丈的脸上露出赞赏之色。</p>

虽然没听过标签一词,但从概念上看,应该跟‘表相’差不多。</p>

旋即,他忍不住夸奖道:“不为表相所惑,看破虚妄,直达事物本质,如此慧根,若潜心修习佛法必可得般若智慧。”</p>

他是真想把这孩子收入门墙。</p>

什么叫上上根器?</p>

这就是!</p>

只要悉心调教。</p>

假以时日,将来必能成为六祖那样的人物,亦或者证得佛陀也不无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