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左若童,你这辈子运道全用在收徒上了!(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而此时,在听完李慕玄的话后,不少阅历较深的僧人豁然明白,而年轻的僧人则有些不解的问道:“方丈,真正的慧根就是不择手段么?”</p>

“那唐门岂不是各个都有慧根?”</p>

“世上那些贪恋权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也有慧根?”</p>

“唉”</p>

慧闻方丈无奈的叹了口气。</p>

人有利钝之分。</p>

虽然每个人都具备佛性,但悟性高的往往一说就懂,悟性差的就不行了。</p>

随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李慕玄,笑道:“孩子,劳烦你替老衲教教这群弟子,也不用说什么太深的道理,讲讲自身一些感悟就可以了。”</p>

“他们能否听懂也无所谓。”</p>

“只要你讲,老衲事后便传你一门手段,如何?”</p>

“多谢大师。”</p>

李慕玄自然是点头答应。</p>

讲几句话罢了,对自己又没有任何损伤,还能白得一手段。</p>

而见这小辈答应,慧闻眼中顿时一喜,让此子去讲感悟,一来是教寺内弟子,二来就是看看他对事物的一些看法。</p>

若是有哪里不成熟。</p>

自己便可以用佛理来点拨此子。</p>

尝试着将其渡入我佛门下。</p>

此门,并非真实意义上的加入门派,而是被佛法的理念所影响。</p>

一个道士若是认可佛理,怀有大慈悲心,那就算他在道门,没有剃度,那也是他佛门弟子,身份不过是虚妄罢了。</p>

正想着。</p>

就在这个时候。</p>

一名小沙弥突然急匆匆的跑了过来。</p>

“方丈,大事不好了。”</p>

“陆家少爷带着一群人来闯山门,让我们赶紧交出他师兄!”</p>

声音响起。</p>

众人目光齐齐汇聚在李慕玄身上。</p>

毕竟在座就他一个外人。</p>

“方丈,此乃晚辈师弟,心系吾之安危,一时情急才会闯山。”</p>

李慕玄开口解释,陆瑾的举动让他有些意外,但转念一想又很正常,对师弟来说,自己已经失联了六七个时辰。</p>

以对方那过于重感情的性子。</p>

外加年龄摆在那,遇到事情,自然容易沉不住气。</p>

“无妨。”</p>

“请陆家少爷进来便是。”</p>

说罢,慧闻慈眉善目的看向李慕玄,“孩子,你且继续替老衲教弟子。”</p>

他今日不管怎样都要试着一渡。</p>

左若童来了也没用。</p>

这么好的根器,不修佛法普渡世人,跑去啥三一门,简直胡闹!</p>

听到这话,李慕玄点点头,然后盘腿坐在地上,淡淡道:“贫道没学过佛法,个人浅薄之见,诸位姑且听之。”</p>

“刚才有人问,真正的慧根就是不择手段么?”</p>

“是,也不是。”</p>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p>

“就好比你我穿在身上的衣服。”</p>

“虽然材质不同、颜色不同,但若我只想遮蔽身体,莫说是粗布麻衣,就是树叶、羽毛,只要能挡住身体,又有何差别?”</p>

“因为重点不在于衣服。”</p>

“而在于我心。”</p>

“须知,万事万物本无常性,亦无自性,境由心造,相随心转。”</p>

“所谓的材质、颜色,皆不过是外界对某一行为、某一事物的定性罢了,也就是你们口中常说的虚妄之相。”</p>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去择呢?”</p>

话音落下。</p>

众僧脸上露出一副若有所悟之色。</p>

像是抓住了什么东西,但好似流水一般,又从自己的手中流掉。</p>

心念间。</p>

有人忍不住疑惑的问道。</p>

“那这么说来,世上那些贪恋权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对的?”</p>

“若以他们所求来说,确实没错。”</p>

李慕玄点点头,接着道:“不过光是这点,还称不上慧根。”</p>

“慧根,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以及为什么想要,然后再以这种方式去思考,去看待世上的万事万物,不拘泥于外界的定性。”</p>

“像是唐门。”</p>

“他们所求的是杀人,能做到不择手段的,必然是门中好手。”</p>

“再进一步,能放下对他人同情,杀人时无动于衷的,则更是佼佼者,甚至登峰造极,能彻底放下自我、他人生死时,那便是此心极致。”</p>

“但当放下生死后,杀不杀人也就不重要了。”</p>

“为何而杀才重要!”</p>

“这才是本心。”</p>

“贪恋权色也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