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有容乃大(3 / 3)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323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算不得本末倒置,大方向上总是需要人领路的,我只是给了一个大致方向,但如何走下去,该如何走却是你们这些夫子该讨论的事,你们所研究的看似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实际上却非常重要,甚至关乎我河西的未来!”</p>

叶安与杜夫子聊了许久,这里充满了积极上进的年轻人,就算是在这个时代,开放的学术环境也让学生们拥有了自由交流和学习的气氛。</p>

叶安可以肯定的说,这里培养出来的才是河西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p>

临走之前杜夫子开口道:“距离八月大考不足三月,此次大考乃河西首次,关乎河西各所学校莘莘学子的出头机会,说的难听点便形同国朝的科举。”</p>

叶安笑道:“夫子不说我也会寻你,既然今日你问了,那我就建议一下,只是建议……大学的学生大考应该分为两次。</p>

第一次考学只需能应对其在学校中学习的学问便好,只要通过便能得到学位以证其学历,方便毕业的学生以后参与到河西的各行各业;</p>

第二次则是与授官相连,考题应该更难些,偏向时政、才干等等,我河西政府各衙可从这些通过的考生中择吏,待实习期过可授官身。”</p>

谁知叶安话音刚落,杜夫子便两眼放光道:“叶侯所想正是老夫要说的!叶侯请看,这是我教育司关于大考的章程,虽说叫法不同,但与叶侯所想几近相同啊!”</p>

快速的将手中的文书看完,叶安稍稍呆滞了一下,甚至精神上有些恍惚,文书中的内容和他的想法如出一辙,甚至更为完善,并且这文书乃是教育司的官员商讨一致的结果。</p>

这说明啥?说明制度的完善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啊!</p>

杜夫子不明白叶安为何会毫无反应的离开,尤其是瞧见叶安上马后目光呆滞的向前,直到脑袋撞在了路边的招牌上才吃痛的回过神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