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风气和国格(3 / 3)

苏厨 二子从周 1233 字 2021-03-0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而到了如今的大宋,熙宁之前,与熙宁之后,又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故,这些变故对于风气的塑造,又发生了哪些作用。

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几次对外重大战争的失利。

苏轼的文章里,也着重分析了民族风气对于对外战争的影响,以及对外战争,对于民族风气的反作用。

毋庸置疑,两者都没有起到什么好的促进。

两个极端同时存在于大宋的民族风气上——自大与自卑,保守与务虚,怯懦与盲动。

而两个极端体现在外交策略上,就是打也不行,和也不行;体现在国家政策上,就是积进也治不好,保守也治不好。

要纠正这种状态,首先就是要实现民族思想的转变——自尊,但是不骄狂;自信,但是不虚枉;自强,源于务实;自立,源于自强。

民族,是由国人构成的,民族气质,则是国人气质构成的。

简单举一个例子,那就是祖宗“以文制武”的国策,在一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被彻底读歪了。

正确的理解,祖宗的这句话,应该是指国家武备,军士训练,将领培养,迁转升降,都应有一套成熟有效的机制来管理约束。

管理机制,就是“文”,军事力量,就是“武”。

而不是简单地将“文”定义为文官,将“武”定义成武将,在国家内部人为地制造对立。

晚唐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李林甫唐国忠之辈断绝了武将上进之道,让这套机制丧失了作用,这才导致藩镇跋扈,战乱蜂起。

因与果,果与因,不能本末倒置。

而到了大宋,军制的改革,仅仅只走完了第一步,就是开始将国家的军事力量,尝试纳入正常的管理体系,而不再采用军阀时期单纯的武将负责制。

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是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对国家的军事力量没有起到好的作用,相反,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也和风气相关,以至于明敏如韩忠献公,都曾经说出“东华门下唱名方为好男儿”这种话。

这明显是对祖宗遗意的误读,也是风气使然。

可在如今大量有知识,通文字,晓军略,善谋略的人才投身军伍之后,在回过头来看这句话,明显是有失偏颇,矫枉过正了。

国朝至重者,宗室,然自太祖起,宗室初授将军,后转观察,节度,皆是军职,直到熙宁年间,才定下宗室转文资之法。

所以说认为重文官轻武将乃是祖宗的本意,明显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