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门(3 / 3)

苏厨 二子从周 1488 字 2021-03-0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加上他在宁夏三路没什么掣肘,三路本身也如同一张白纸般任他描画,所以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其实这也是很难复制的模式。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关总算是已经过去,那些投资也开始见成效,接下来就是收获期。

三路经济繁荣,必将带来百姓生活的改善,人心必将向大宋凝聚,大宋对周边地域的辐射必然会大增,三路丰富的矿藏和海量的牲畜、土地,最终必将成为这次战争带给大宋的巨大红利。

眼看着天气就要冷了,现在是出行的最好时节,苏油准备了一大堆的礼物,准备去给种五送一回温暖。

从兴州到包克图,乘坐牛皮军舰,很快,七天就能抵达。

辽人吃了没知识的亏,不知道宋人有了牛皮军舰这样的神器,还在用防备夏人的方法防备宋人。

因此苏油哪怕是只用旧军,从兴庆府最北面的克夷门呼应五原,也不过三日水程而已。

这次的船队很大,足有三百筏。

筏子经过升级,有了地丁胶后,牛皮就可以淘汰了。

一个筏子就是一百平方米。

往草原运羊毛那是笑话,因此地丁胶胎里边塞的是药品、饲料、战士的冬衣、粮食。

筏子上则是各种三路新出的商品,工具,机械。

兴庆府漂流了一日,便到了克夷门,船队停下后,还要倒着往回走,才能回到大陷谷的北口。

这神出鬼没的行程让仁多保忠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鞑靼人过来了,结果斥候来报,是益西威舍的慰问团。

是益西威舍就不奇怪了,说他会飞仁多保忠都信。

赶到大陷谷北口,就见一支五十人的新军骑兵队簇拥着一个紫袍官员朝这边行来。

筏子带不了太多马,这是全部。

仁多保忠滚鞍下马:“末将参见益西威舍。”

苏油摆手:“叫国公,或者都帅都可以,仁多你现在也是朝廷的命官,规矩要讲。”

仁多嘿嘿直笑,这强壮的党项汉子,现在是大宋委任的朝顺军节度留后,驻守摊粮城的守将。

大陷谷再往北,就是著名的大盐池,后世那里有大盐业基地,每年能产盐一百三十万吨,碱二十五万吨,钠五万吨。

不过那里不是苏油想要盐业基地,因为光有盐,在宁夏三路都算不上具备优势工业资源。

不过满足兴庆府、五原、鞑靼的内需是绰绰有余罢了。

就是这么任性。